新闻资讯

她们如花儿般绽放在网信事业高地上——致敬“她力量”,网信中心女教职工的复工纪实
时间:2020-03-09   

编者按:她们,是信息化建设的弄潮儿,是学校服务窗口的靓丽风景线;她们,不仅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丰富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更有着网信人不怕事、能办事、办成事的精神气节;她们用肩膀扛起沉甸甸的责任,撑起了学校网信事业的“半边天”。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总要求下,信息技术成为展现高校线上教学、线上办公、线上科研、线上学习的硬核实力,学校网信事业在历经抗“疫”艰难考验的同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网信中心细数疫情以来中心女同事们奋战一线的点滴过往,致敬“她力量”。

带领团队冲锋陷阵的她

哪里有网信事业,哪里就有她。恪尽职守、尽心竭诚的副主任徐墨,在每一场攻坚战来临之际,始终冲在最前方。她作风过硬,疫情期间,中心承担的多项系统开发在即,她火速召集员工开会研讨,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解决方案;她真抓实干,关注每个抗“疫”系统的建设环节,亲自参与健康每日报小程序测试工作;她心系员工,每每教职工承担艰辛的工作,始终有她的鼓励和陪伴。网信事业越发重要,工作越发紧急,她对自己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同时,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影响着中心一个又一个女同事。

专注直播课堂建设与运维的她们

学校搭建直播教室有三个难点,时间紧、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以及运维强度大,技术要求高。运行部的高级工程师覃遵颖提前分析问题,抢抓时间,主动请缨到校巡查教室梳理问题,连夜和同事们一起设计需求方案,联系厂家协调资源设备,与教务处、研究生院等多部门沟通上百次……很多次她顾不上照顾小孩,从单位回到家,继续编写代码直到深夜。2月17日中心顺利保障76门课119课次的直播点播工作,她功不可没。还没来得及庆祝,她和同事们又迎来了第二轮“大考”,全校所有700间教室要实现直播,这听起来难以完成,但她自信的说,我们是一支战斗的集体,保证完成任务。

直播平台搭建是一个闭环,既要有完备的技术方案、充足的设备资源,还要有尽职尽责的专业化运维团队。和以往智能教室运维不同的是,直播教室要全程跟随老师进课堂,在讲台、黑板、PPT中灵活切换,还要运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做好后期视频的录播工作,技术能力和工作强度都是非常大的挑战。网信中心负责智能教室的团队有7人,其中5位都是女性(安维娟、刘佳婧、孙珺楠、张柏寒、姚睿)。疫情期间她们中午吃泡面,在冰冷的教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交通不便,有的同事选择大冬天骑行上班,就是为了保证直播不延误;有的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也不得不留给爸妈照顾。虽然条件艰辛,但大家也从未退缩……

支撑业务系统快速研发上线的她们

高挑的个头,时尚的披肩大衣,干练的灰粽色短发,走路轻巧,说话温柔,拥有两个孩子的幸福妈妈。她是研发部高级工程师高瞻,不善言谈,但是承担的工作不少,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2020年学校信息化应用软件申报、2020年银行经费申报、内控评审等,每一项工作拿出来都是保质保量。2月以来,18个单位提交的25项申请书及建设方案,她需要与上级领导、业务部门反复沟通,对项目书的逻辑性、完整性、可用性严格把关,耐心解释并给予意见建议。她的桌上常常是倒了一杯茶,走的时候还是一杯茶,忙的连喝水时间都没有。

疫情期间,全校近5万人要通过网络填报健康数据,这意味着全部人员都要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线上访问。一时间统一身份认证答疑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研发部高级工程师刘宏磊、张亚娟老师长期接触认证系统,是最专业也是最合适的人选。2月3日到2月20日每天早上7点起,两位老师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平均一天接30-40个电话,与各种身份的访客跨时区、跨地域、跨语言沟通。这项工作紧迫又繁杂,处理不及时便会影响老师填报数据,两位老师耐心指导,从未出现差错。

除了这项基础又繁杂的工作外,刘宏磊老师还临危受命承担会议签到服务系统的改建工作,2月12日起,该系统用于入校人员身份和核验,为多部门配备36台手持签到机,累计验证2.5万人次,有效保障学校进出人员的科学管理。她总是能淡定面对一切,迎接每一项任务的到来。用她的话讲,目前从事的工作是她大学时期的梦想,她是在追梦。

张亚娟老师工作严谨细致,是同事们普遍认可的“专家”,她承担的数据交换平台工作最为基础也最重要,为保证特殊时期各业务正常运行,数据交换平台分别为教务雨课堂、Blackboard、本研一体化、学工、网络直播等系统同步教学计划、课表、学生基本信息、授课教师信息、学籍异动等数据45万多条;为门禁系统同步数据29万多条。大量数据同步的背后是张老师哄睡孩子后继续在电脑前编写代码的身影,是凌晨一点还在机房做停电准备的辛苦付出,是与各系统人员频繁交流对接数据的无数个画面。

漂亮妈妈、网信中心工会负责人,研发部工程师郭倩在2019年有了更多的“标签”。复教复学在即,她承担了研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返校系统建设,如何动态掌握全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合理快速分批次安排返校,入校时如何快速有序实施防控核查,都是她需要协调解决的难题。2月以来,办公室经常出现她的身影,或是协调沟通,或是讨论技术问题。目前郭倩正在为最后的系统测试加速冲刺,相信学生返校前一定能顺利完成。

新晋90后,敢闯敢拼的研发部工程师任炜。疫情期间,她连续几个晚上通宵达旦,助力健康每日报在两天的时间内迅速研发。该程序每天有3.2万余名师生完成健康信息填报,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8000余人。除了研发,她还承担部分答疑工作,经常看见她耐心的在群里回复各位老师的问题。

专注提升中心业务与服务的她们

办公室主管杨洁,大家亲切的称她“杨姐姐”,因为她总是在忙,忙着为网信上上下下的人服务。她从不表功,不张扬,每每得到大家夸赞,她只有一句话“我这算啥辛苦,你们才最辛苦”。说完又投入工作。开会,她总是以表扬别人开头,以批评自己结尾。疫情期间,办公室发挥了重要作用,购买防护物品、开工作证明,审核中心健康每日报的信息……有几位同事都在外地回不来,她独自承担所有繁杂工作,来的最早,走的最晚。

用户服务部主管毛琦,在她的带领下82667777从未停止服务,只要有电话,就有回应电话的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她还承担“交大师生同上一堂课”的网络直播、留言审核等工作。网信中心微信公众号在疫情期间也是从未停歇,致力于宣传中心各项业务。

信息管理部主管王齐连续几周夜以继日,负责学校思源课程直播平台的搭建和稳定运行工作;同时,快速响应中心部署,利用1天时间搭建战疫成长课门户网站,为战“疫”成长课的成功开播提供技术保障。

作为中心资深的业务员,服务部李彦老师每天都精神饱满,随时准备接听中心服务电话,整个疫情期间网信业务繁重,她却从未抱怨辛苦过,用过硬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服务经验解答师生疑惑,通过远程方式及时为师生办理各项业务。

“家里上班也要有仪式感,哪怕是坐在餐桌前”。信管部蔡晓娟疫情期间需要照顾两个孩子,但在家也不耽误她的工作。生动的图解《西安交大线上教学情况》、《致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倡议书》以及广泛流传的海报《0、84、9077、50000 数说网信战士抗“疫”时刻!》都是出自她的手笔。

毛雪梅作为中心的收费人员,受疫情影响,校园网络使用量急剧增加,师生无法到现场完成缴费,毛雪梅老师积极开展线上收费,耐心细致是她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从来没见过毛老师生气的样子”,105的同事们如是说。

服务部的姑娘董文欣,寒假期间独自赴美探亲,抗“疫”期间她回国一路波折,改签6次。但就算这样,她也没耽误工作,为电子签章、webvpn上线还有同上一堂课等工作做好了新闻、新媒体的宣传。

3月8日凌晨1点,教学区因停电维修,中心副主任徐墨等多位女同志还在学校机房检查服务器运行情况及数据备份情况,她们以冲锋姿态迎接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些平凡中相互补位、尽职尽责的网信姐妹花,撑起了学校网信事业的“半边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她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据悉,网信中心工会、党支部、办公室为了庆祝妇女节,专门提前谋划,为女神们准备了鲜花和礼物。3月6日下午,订购的东西陆续到货,中心男同志们自发帮忙,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写上祝福,有的包装书籍、有的裁剪纸张和拉花,不到2个小时,所有礼品包装完成。“经营好小家,服务好大家”已内化于每一个网信人的心里,大家是同事,伙伴,更像是兄弟姐妹,在发展中同舟共济,在关怀中砥砺前行。疫情当前,爱不缺席,让我们一起迎接春暖花开,静待疫情消散。

作者:网信中心 董洋 王玉婷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服务电话:82667777(兴庆)、88961111(创新港)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主楼1703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