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求“建立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校园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大校园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行政监管力度”等。目前,学校正在制定2015-2020年信息化发展规划,按照校园信息化4.0建设计划,将信息化工作划分为“四横两纵”的建设体系,加快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文化传承和综合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技术、新形势和新常态,西安交通大学提出“校园信息化4.0建设计划”:面向世界前沿信息技术、面向高校人才培养使命、面向一流大学建设计划需求,以应用驱动、需求驱动为着力点,以整体规划、逐步推进为手段,以按需所用的云技术平台为基础,以数据和资源整合为主线,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环境,提升信息化对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支撑作用,推动大学的精细化管理和内涵式发展。
“四横”是指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数据即服务DaaS(Data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两纵”是指安全标准体系(安全、标准、制度、规范)和运维保障体系(队伍、工具、支持、服务)。
一、IaaS平台:设施整合
“加快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整合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网络速度,实施网格化的科学、规范管理,提升网络服务的稳定性、高效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建成统一运行、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云计算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集中管理的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池。
二、Paas平台:资源集中
“改革公共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健全公共设备平台运行和共享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完善具有“个性化”和“按需所用”特征的教室智能化改造以及相应的运行服务系统建设,保障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建设校级公共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减少学校对高性能计算资源及其相关配套资源的小规模、分散重复投资,实现高性能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大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利用物联网、一卡通技术手段,配合资产处做好校级大型仪器共享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强化仪器设备的统筹规划和配置采购,提高配置效率。
三、DaaS平台:数据融合
“坚持推进基础和民生工作,不断改善环境条件”。通过建立全局数据字典及元数据管理平台,统一数据标准,完全消除数据孤岛,实现交换一致、共享一致、数据一致。加强对学校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打破校内数据孤岛,建立有效数据共享环境和与之相关的数据管理体系,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深化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成核心数据库、资源数据库、文献资料库三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学校图书文献、馆藏资源、网络化资源,提高学校大型设备共享使用效率,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权威、实时、安全的数据服务。通过建立核心数据库对全校数据资源进行有序组织、规范管理和高效使用;建立资源数据库继续推出一批体现交大特色的各类学术论坛讲座会议视频、精品课程和网络在线课程,传承交大优良传统,培育优秀大学文化;建立学科“经典文献库”协助完成学科电子目录及资源库建设,并将学生研读情况纳入考核环节,支撑教育教学改革。简言之,充分发挥数据资产对学校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拔尖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学术科研创新等战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拓展政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继续做好陕西省高等教育大数据中心支撑平台,推进陕西省Mooc中心建设,推动陕西省落实“以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兴国战略,以教育资源开放促进国际化进程”的国家战略,为全国、西部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四、SaaS平台:智能服务
“建立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由“管理信息化”向“服务信息化”转变,聚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全面完善校级统一业务管理平台,拓展信息系统覆盖广度和深度,提升信息系统整合度,建立跨业务部门的流程优化,为全校师生提供个性集成、多维度、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为各部门、院系和校级业务的开展提供深入广泛的信息系统支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本研一体化教学平台,打破过去多年一直沿用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管理相互独立的界限,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组织教学和管理;全面优化升级研究生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辅助支撑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学校核心权威的教师综合数据服务平台,面向教师、校领导、学院、职能部门等不同用户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强化了以质量评价为主导的导师资格动态管理,对于实施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绩效评价结合的晋升晋级激励机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加强民生工作,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升级校医院医疗系统,改善校医院就医条件,提高附属医院的服务水平,为师生员工创造更好医疗环境。重视和组织好教工的健康检查,建立教工健康电子档案;通过建立离退休教工关爱平台,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为老服务机制,落实好中央对离退休同志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要求。
五、网络信息安全:依法监管
“遵守宣传纪律,加大校园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行政监管力度”。从管理体制上,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运维保障机制;成立专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队伍;加大对网络与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从技术工作上,加强基础设施及管理安全,提高终端及应用安全,建立IaaS/PaaS平台运行监控与安全预警系统,多层次、多级别的漏洞扫描系统,公共数据库与数据交换平台安全预警系统等。
六、管理、体制及服务:运维保障
“构建完善校园管理、环境维护、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新型校园建设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培养一支管理型、研发型、运维型相结合,业务精干、技术突出的专业管理服务队伍,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运维管理机制方面,通过引进360、ITIL等先进的IT管理思想和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IT服务管理模式,对各级各类基础设施和应用项目统一实施网络网格化管理和项目标签制管理,落实运维、管理责任;标准规范体系方面,根据国家标准规范,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如信息技术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安全管理规范、文档管理规范等;绩效评估体系方面,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信息化人员绩效评估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和市场激励,打通信息化技术人员的上升通道,吸引并建立一支稳定的技术人员队伍。
七、创新港建设:全力推进
“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港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科技创新港是承载四大板块建设任务的具体载体,将建成“校区、园区、社区”功能集成的智慧学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交大样板,科技创新的国家级示范区。积极主动参与创新港的规划、建设工作,主动参与和承担部分创新港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配合早日建成可运行、可管理的创新港信息化基础设施。